教學科研

相關鏈接
- 教育部
- 山東省教育廳
- 中國大學生在線
- 校報
- 聊大新聞網
- 教學動態
- 精品課程
- 教學成果
-
專業設置
單位名稱 本科專業(91個) 碩士專業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化學;學科教學(化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哲學、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 政治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教學(思政) 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廣播電視學、秘書學 課程與教學論;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教學(語文);廣播電視 曆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曆史學、旅遊管理、外國語言與外國曆史 世界史;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學科教學(曆史) 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會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數學;系統科學;學科教學(數學)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交通運輸、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汽車服務工程 車輛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工程 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安全工程 物理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教學(物理);電子與通信工程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軟件工程、網絡工程 軟件工程 商學院 經濟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物流管理、質量管理工程 應用經濟學 農學院 動物醫學、園藝、植物保護、園林、食品科學與工程、動物科學、種子科學與工程 風景園林學;動物學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生物工程 生物學;學科教學(生物) 藥學院 制藥工程、生物制藥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教育科學學院 教育學、應用心理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 教育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小學教育;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外國語學院 英語、日語、朝鮮語、漢語國際教育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教學(英語);英語筆譯 法學院 法學、知識産權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傳媒技術學院 教育技術學、廣播電視編導、數字媒體藝術、動畫 教育技術學;現代教育技術;廣播電視 環境與規劃學院 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 地理學;學科教學(地理) 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建築學、工程管理 風景園林學;建築與土工工程 音樂學院 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 音樂與舞蹈學;藝術學;學科教學(音樂);音樂;舞蹈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訓練 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教學(體育);體育碩士 美術學院 美術學、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産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書法學 美術學;藝術學;學科教學(美術);美術;藝術設計 醫學院 口腔醫學 大學外語教育學院 學科教學(英語) 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 環境與規劃學院荣获2019年易智瑞开发竞赛特等奖2019-10-20
- 農學院发挥农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乡村振兴2018-11-09
- 我校自主研發的“聊紅”槐當選聊城市市樹2018-11-09
- 農學院学子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2018-11-09
- 學校召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工作部署會2018-06-08
- 【“疫情與教育”成果公報】後疫情時期高校思政課融入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要價值2020-06-05
- 我校一項“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中期研究成果公報2020-06-04
- 湖畔書譚第二十二期:重讀紅色經典,煉成鋼鐵戰士——秦正爲教授解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019-11-22
- 聊大講壇:周鑫談中國近海泥質沈積物顆粒記錄的環境演變2019-11-15
- 羨林大講堂:李鳳章談三權分置背景下宅基地流轉的路徑和法理2019-11-10
-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教学质量、人才培養为立校之本、办学之基,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以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人才培養模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施了“三二三”人才培養模式,组建季羡林学院举办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施卓越工程师、法律人才、农林人才、卓越教师等卓越人才培養计划,持续优化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養和“大学、政府、中小学”合作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人才培養,开展“课程+基地+项目+团队+竞赛”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等,形成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适应学生多元发展的“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養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課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全国首届教學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學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级教學成果奖69项。省部级及以上教研教改课题41项,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竞赛活动中,我校学子每年获得奖励5000余人次,其中冠军或一等奖获得者达几百人次。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优秀。201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
學校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工作,並積極探索、努力推進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研究生教育質量不斷提高。
學校積極探索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逐步形成了突出職業技能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避免套用學術型碩士“學術本位”標准來衡量專業學位研究生質量,避免培養標准與學術型碩士培養標准類同。
凸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學校學科特色,充分利用特色學科、優勢學科資源,凸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學科特色,大力提高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以專業教育爲依托,大力加強研究生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教育,積極搭建平台,創造條件,鼓勵研究生積極參加各種課題研究以及科研立項,創建激勵機制,爲研究生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開放的學術環境。
趙振林做客“名師名校長講壇”
-
亮點一:
設立成人教育科研立項基金,鼓勵教職工開展成教研究
聊城大學一直把理论研究作为管理和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成人教育理论和教学研究,为新时期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从2010年开始聊城大學执行成教科研項目立项制度,制定了《聊城大學成人教育科研立项管理办法》(聊大校发[2010]27 号),2014年制定了《聊城大學成人教育项目经费使用办法》(聊大校发[2014]131 号)以及《聊城大學成人教育类教学研究项目评审办法》,设立了成人教育科研立项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开展项目研究。每年五月份进行项目立项,项目申请书由继续教育学院教学部汇总后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项目,提交专家组匿名评审;继续教育学院按专家评审得分总和从高到低排序,确定一定数量的项目进行资助。截止2016年共立项148项(每项资助2000元,不含自筹经费的9项课题),投入项目建设经费27.8万元,在《中国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有效激发了成教管理人员和成教专业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成教科研成果不断丰富。2017年底修订《聊城大學成人教育科研立项管理办法》,资助经费提高到每项3000-5000元。
亮點二:
校企合作辦學,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自2004年始,聊城大學和魯西集團(原魯西化肥廠)合作,開辦魯化大專班,爲魯西集團訂單式培養專業人才,2011年聊城大學与鲁西集团进一步深度合作,在原鲁化大专班的基础上联合成立聊城大學鲁西化工工程学院,实现高校人才培養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截止2016年,聊城大學已为鲁西集团累计培养毕业生近2000名,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鲁西集团的技术中坚和从事高技术含量工作的骨干,部分学员已走上基层领导岗位,为鲁西集团的迅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聊城大學为鲁西集团定向培养在校生340余人,分布在化學化工學院、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三个学院的三个不同专业。
作爲山東省首家校企合作辦學的實體單位,魯西化工工程學院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爲己任,充分發揮自主辦學的體制和機制優勢,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緊緊圍繞校企合作聯合辦學的特色,打造“定向生”品牌,對學生實施半軍事化管理,培養以科學基礎、時間能力、人文素質全面發展的企業後備人才。充分利用學校雄厚的師資力量、先進的教學設施,強化學生的理論教學,利用企業資源優勢增加相應的技能實訓,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結合。
亮點三:
國家級教師教育培訓成效顯著
在国培教师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聊城大學积极探索“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协同合作机制改革,针对过往教师培训注重面授、轻后期跟踪学习,重理论研修、轻实践运用,重问题预设、轻问题生成等现状,设计出“一二三四递进式研修模式”:一是指骨干教师高端研修与青年教师助力研修“一拖一”培训模式;二是指问题引领和混合式两种培训方式;三是指“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名师研究联盟活动”三个阶段;四是指“问题的梳理与澄清——研究课题的确立与选择——研究课题的实施——结题与展示”四步骤。
同时,培训实施过程中聊城大學对项目进行了多项改革,采用“卷入”策略,搭建培训一体化桥梁。把大学教师、职前学生、受训教师资源卷入到整个培训的过程中,资源虽有限,创意却无穷,形成了“问题引领、任务驱动、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训特色。
-
《聊城大學学报(自然科学版)》系山東省教育廳主管、聊城大學主办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 1988 年创刊, 1993 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原名为《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年随学校更名改为现名。《聊城大學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办刊宗旨是:依托我校理、工科各学院,反映自然科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學術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培养科技队伍,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學報主要刊登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計算機、藥學等學科的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主要欄目有優化控制、模糊數學及其應用、化學研究、先進功能材料、光纖通信與光電器件、藥學研究、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讀者對象是高等學校理工科師生及其他相關領域的科技工作者。
我刊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国内大型数据平台的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 、《中国地理学文摘》及《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多次被山东省科委、山东省新闻出版局评定为“山东良好期刊”、优秀期刊。
本刊为双月刊,大16 开,110 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66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37-1418/N。
我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審稿費、版面費等一切費用。
副主編/主任 周相泉
通讯地址:聊城市文化路34号 《聊城大學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郵政編碼:252059
電 話:(0635)8238412、8238337、8238689
E-mail :ldxbbjb@163.com
投稿平台:http://talk.cbpt.cnki.net.
-